【經濟日報╱吳嵩浩】 

進軍幅員遼闊的大陸市場,如果沒有經營與市場戰略,面對全球業者的無情競爭,要獲得最後勝利非易事。國內不少業者進軍大陸市場,都以「T型戰略」為主要策略,以擴張二級城市的業務,完成覆蓋整個大陸市場的目標。

雙軌路線 戰略布局

所謂的「T型戰略」,指的就是在大陸地區,以兩條路線為主要戰略隊形進入各地市場,縱向路線主要在大陸沿海地區,從深圳經上海到東北哈爾濱;橫向路線則是沿著長江流域,從武漢到四川重慶與成都是橫向,兩條路線以上海為交叉點。業者沿著這兩條線,選擇沿路的一級與二級城市開拓市場,而不是無頭蒼蠅般毫無目標亂竄。

在美國從事花旗蔘種植,產量位居華人第一的許氏蔘業集團,全球營業額達4,000萬美元,其中,大陸市場營收比重就占了將近一半。公司創辦人許忠政就是採用「T型戰略」,將原本只在美國等地銷售的花旗蔘送往大陸市場。

許忠政回台參與活動時表示,早期產品只銷售給海外華人市場,但從1992年起,發現大陸沿海地區消費力逐漸抬頭,就從深圳開始劃了一條銷售線往北,之後隨著大陸官方的大西部開發計畫成熟,於是再由上海往西方內地延伸,一直到四川等地,而這兩條線即是所謂的「T型戰略」,目前許氏蔘業集團在大陸已擁有400多個通路據點、十間分公司,地點包含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北、廣東等地。

許忠政進入大陸市場不以一線城市為主要市場,改以「T型戰略」周邊的二級城市為主,以「店中店」方式銷售,並提供網站與型錄系統,讓「T型戰略」還能延伸至虛擬通路中。

許忠政說:「T型戰略其實是市場變動結果下的策略,目前大陸市場都以T型這個方向發展,台商現行在大陸發展,可以考慮採行此策略,但也別忘了隨時觀察大陸的環境市場變化以便因應。」

不只許忠政採「T型戰略」,國內食品龍頭統一企業1992年進入大陸市場,並在1998年成立統一企業(中國)投資公司,統籌管理各投資企業的資源與營運,第一階段任務也是以T字型戰略隊形為目標,待目標達成後,再陸續於二級與三級城市成立工廠,進入第二階段布局,同時每個省都設立一個食品廠,再以各廠為中心設立分廠為目標,透過點對點的方式連結成全面性的網絡,覆蓋整個大陸市場。

因地制宜 機動出擊

統一企業旗下統一生技正與許忠政的許氏蔘業集團合作,開發人蔘製品銷售全球,大陸市場當然也是重點市場。除了台商依靠「T型戰略」進軍大陸市場,大陸當地業者也常以這個策略布局事業,打造全國性企業的地位。

海螺水泥是大陸龍頭水泥業者,董事長郭文參在一場「中國企業戰略」的演講中說明了海螺走出「T型戰略」,是公司最重要的營運轉捩點。

海螺水泥的「T型戰略」就是通過長江水路和東部海岸線,共同組成水運航道,將海螺熟料基地,連結起華東水泥需求最旺盛的沿江、沿海市場的發展戰略。之後,海螺在兩廣市場又複制這種戰略,形成華南市場「小T型」的布局。

郭文參表示,在大陸開拓市場一定要有明確的地域型策略,再因地制宜依據不同地區的市場反應。

他舉例,今、明兩年海螺的利潤增長亮點,應該會集中在中西部產能的釋放,T字尾巴也就成為營運重心,這個尾巴也可能會愈拉愈長。

不過,未來大陸東部地區一年需求雖然只占海螺總銷售量的45%,但競爭最為激烈的浙江地區,仍是營運重點,海螺會持續執行競爭策略,確保穩健銷售量,這種作法即是在「T型戰略」下協調各點之間的比重,不能固守在單點發展。

【2010/12/23 經濟日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