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品牌連鎖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葉小慧/台北報導】 

近半年消費市場回溫,工作職缺大增,創業趨勢也興起,適逢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,連鎖加盟業者為展店需要,昨(20)日和人力銀行業者結合,舉辦「連鎖加盟聯合徵才博覽會」,釋出500個工作機會,上演搶人大戰。

看好景氣復甦的消費商機,連鎖加盟總部展店動作頻頻,每間加盟店需才孔急,包括麥味登、鼎王、CoCo等20家知名大廠,總計釋出500個工作機會。在全球有近600家分店的CoCo,現場網羅想到香港和美國的海外幹部,鼎王麻辣鍋則急徵百萬年薪店長。

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指出,對於想創業的上班族,加盟展現場開出的加盟條件比往常優惠,例如無條件補貼店租一年,可透過這次展覽了解創業趨勢,搶得加盟優惠及獲利先機。

至於對創業有興趣,但還沒有創業資金,或創業知識仍有不足的人,人力銀行業者建議,可先應徵連鎖加盟店的內部工作,藉此了解創業可能面臨的狀況,包括營運管理、人事分配、大小成本等,免得像是無頭蒼蠅不知所措。

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,高達七成六受訪上班族今年有意創業,創業類型以服裝飾品、網路/咖啡店、複合式餐飲、小吃店與虛擬通路居多,其中有五成四想創業的項目和現在工作內容完全無關。

【2011/02/21 經濟日報】

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經濟日報╱洪雅齡】

連鎖業運用標準化及專業化系統,快速複製一家家店面,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。但最近幾年消費者喜好多變,如何增加品味及創造內容,成為連鎖業能否擴大客群的關鍵。

專業化及標準化是連鎖業發展成功的根基,面對多變的生活型態,當大家都一樣時,可能不會吸引消費者,有時非主流或小眾,反而會讓消費者覺得有趣,不少業者已思考更多價值及內容創造,希望滿足消費者的自我主張或文化品味。

東吳大學教授劉維公擅長社會及消費者行為觀察,他在一場演講中指出,大人物時代已經過去,這是平凡人的世代。消費者要求更多品牌主權,消費者是創造者,使用者是內容,未來內容就是通路。

統一超商最近幾年就積極創造角色及認同,除強化如何方便消費者,也創造出OPEN小將,並重視產品的包裝設計,這些內容將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。

最近業績表現逆勢上揚的美國星巴克,將在西雅圖重開三家店,也決定店名和全球連鎖店不同。即將重開的第一家實驗性店面叫做「十五大道咖啡與茶(the 15th Avenue Coffee and Tea)」。這家店重新裝潢,以環保新面目示人,並採取在地地名。

星巴克的作法不是懷舊,而是要「說故事」,重新和過去搭起橋樑,在新環境中重啟想像。星巴克認為,新在地名稱可讓連鎖店有「社區特性」。老店新開,將和傳統咖啡店一樣銷售部分含酒精製品,並規劃讀詩等藝文活動,咖啡也將是手煮而非機器煮。

在不景氣時代,若是不能掌握社群感,無法讓消費者有深刻印象的商家,將會遭到淘汰。金融海嘯過後,多數消費者追求的是價值,而不是高價。

追求更多品味,而非更多功能。連鎖企業經營要有新內容及新想法,才可能感動更多數消費者。

(作者是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)



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聯合報╱記者朱婉寧/台北報導】

開店好康又來了!政府為了鼓勵商店e化、並增加就業人口,推出「開店e化輔導計畫」,只要今年1月25日以後開張的新店、有導入e化應用、且聘用3名以上員工的業者,都可以申請,補助金額每店上限3萬元,預計2800家店受惠。

經濟部商業司官員表示,此計畫是依據「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條例」所編列,總預算9820萬,預計可增加至少8400個工作機會。

官員表示,補助案適合本來就已經想開新店、且計畫以e化做為營運管理方式的業者申請,條件是今年1月25日至11月30日依法完成設立登記的公司行號或門市,公司負責人從95年1月1日迄今沒有退票紀錄,聘用3名以上員工、且導入e化應用的商業服務業者。

中華民國居家及小型企業協會理事長張庭庭表示,一般店家若要建置e化系統就已經要10萬左右,還要增聘3個人力,人事成本一年就要多花100多萬,政府只補助3萬,實在杯水車薪,誘因不強。

不願具名的飲料店業者指出,這個補助:「一點誘因都沒有!」尤其對一般新開小店的民眾來說,不可能為了要這3萬元,特別花10至25 萬元導入e化、還增聘3個員工來增加成本。

不過,台灣純乳負責人謝宏波指出,對於大型連鎖店來說,這個案子也許誘因較足,如果本來今年就有數個展店計畫,店也需要招聘人手的業者,就可以申請這個案子,因為至少1個店可以拿到3萬元,10家店就有30萬了,也算是不無小補。

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經濟日報╱洪雅齡(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) 】

全球金融危機打破了一切界限,零售及餐飲業面臨來勢兇猛的跨業態業種競爭風潮,早餐店最大的競爭者可能是便利商店,玩具店最大競爭者可能是量販業者,跨區隔的經營競爭快速多變,企業應儘早思考如何靈活應變。

零售通路巨人統一超商強力廣宣訴求39元早餐組合,這股強風橫掃早餐業、速食業,甚至是傳統小店,跨業態競爭壓力嚴重考驗多數業者。一位連鎖業顧問說,當巨人出手的時候,只能閃開,絕不能正面迎擊,要積極尋找差異化及思索自我的核心競爭力,因好的商品及服務還是有利潤及生存空間。

金融危機造成全美餐飲業營業額衰退,根據外電報導指出,全美餐飲業已經連續10個月同店銷售額衰退,連續19個月食客人數降低。為提高營收,所有的餐飲連鎖店都推出和當初創辦原則完全相反的餐飲。

業者認為,推出和原本大不相同的食品,可以讓不愛原來食品的客戶改變主意,並吸引一群各有不同喜好的人,能夠同時享用各自喜愛的餐飲,以增加來客率。

在美國,肯德基炸雞今年忙著賣不炸的烤雞;必勝客披薩店努力推銷的不是披薩,而是其他義式麵食,送貨到府;麥當勞則主打名家咖啡;星巴克咖啡則忙著推出三明治等價值餐。

台灣餐飲業也面臨營收持續下滑壓力,跨業競爭迎面而來,商品促銷訴求迴異以往。肯德基或三商巧福都推出中式的粥類早餐;百貨業也推出超值便當,SOGO忠孝館推出名廚123元便當,而新光三越美食節也祭出百元便當,南西店也加碼推出39元早餐;統一星巴克看準端午節積極推出星冰粽禮盒。

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「再起動」書中提到,企業若「向內、向下、向後」看,絕對會讓自己陷入衰退的危機,若只是稍加改良商品,也於事無補,想在既有市場中生存,就得提出相當創新的企劃,生產高附加價值的商品。企業能否挑戰「向外、向上、向前」,將決定企業的命運。

連鎖企業面臨跨區隔的商機,也要有再起動的企圖心及競爭力,只是跨市場區隔的經營策略要成功,一定要有明確的企業定位及優勢的核心能力,否則可能淪為創新而創新,忽略原有特色及定位,反而提高企業經營風險。

求新求變有商機,也可能有危機,一成不變也許保住基本盤,但可能逐漸失去生存的動能,面對排山倒海的跨業競爭,企業實應擁有人才及知識才能因應變局。

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