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曾仁凱】

從「華碩品質、堅若磐石」、到「精采創新、完美品質」,20年來,華碩以品質為經、創新為緯,編織出「ASUS」這塊閃亮招牌。在外貿協會甫公布的「2009年台灣20大國際品牌」調查報告中,華碩以12.26億美元(約新台幣396.89億元)的品牌價值,榮獲第三名。

20年前,華碩從藏身在台北市長春路公寓中的一家小公司,專門製造電腦主機板。憑著深植人心的堅若磐石品質和形象,華碩成功打出名號,成為世界第一的主機板龍頭。

對許多電腦玩家而言,ASUS的主機板就代表品質與技術的保證。不過,主機板畢竟只是包覆在電腦機殼內的隱性品牌,為了進一步發揮品牌價值,華碩選擇跨入筆記型電腦(NB)市場,讓品牌價值更加顯現。

在NB市場,華碩屬於後起之秀,卻一點都沒有新手的生澀,反而勇於創新,屢屢推出令人驚豔的創意新品。如最早推出皮革機,以溫暖的皮革材質,顛覆傳統金屬或塑膠機殼給人的電腦生冷印象;之後又推出用竹子做成的NB機殼,呼應綠色環保的新趨勢。

華碩最重要的代表作,則非Eee PC莫屬。2007年底,華碩以簡「易」的概念出發,領先同業推出功能「夠用就好」的Eee PC,訴求價格適中、方便攜帶,除了在收入不高的新興市場大受歡迎外,Eee PC也成為許多電腦玩家的第二台電腦。

Eee PC在全球掀起一陣小筆電(Netbook) 風潮,為NB業開創出一塊全新的市場,順勢推動全球筆電市場規模超越傳統桌上型電腦(DT),在PC發展史上寫下難得的新頁。

Eee PC的推波助瀾下,華碩的全球NB市場地位跟著扶搖直上,在出貨量市占排行榜上,大約三、四年前,華碩還只在十名左右徘徊,如今已快速竄升到第五位。

根據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提出的「新三三計畫」,華碩預計到2011 年時將挑戰全球第三大NB品牌,屆時必須擠下戴爾(Dell)、東芝(Toshiba)、聯想(Lenovo)等勁敵。

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說:「真正的完美創新是從使用者角度出發,因為使用者才是最佳評判。」創新是條無止境的道路,創新之後,還要不斷讓它變得更完美。

華碩去年底碰上金融海嘯,因為匯率、庫存管理不當,造成公司陷入成立以來最大的考驗,營運出現虧損。造成華碩在「台灣20大國際企業」的排名,從去年的第二名,滑落到今年的第三位。但華碩體質良好,公司經過一連串組織調整、庫存管理、成本控制、及精簡產品線等策略後,營運已重新回到成長正軌,有助公司進一步衝刺市占率、推升品牌價值。

(相關資訊請上:品牌台灣網站 brandingtaiwan.org 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