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伊娃兒‧撒布】
從公寓研發起家的趨勢科技,目前是全球知名的防毒軟體公司,也是台灣少數以創新軟體服務立足世界的國際品牌。「堅持」和「持續」是趨勢成立20餘年讓品牌屹立不搖的關鍵。
堅持走出去。趨勢科技亞太區行銷部副總經理馬文娟表示,不同於其他軟體廠商,趨勢有感於台灣軟體市場太小、盜版軟體興盛,一創立就定位為國際企業,並推出八國語言的防毒產品。
為了快速將產品拓展到國際市場,趨勢決定與國際硬體大廠合作,並以搭售(bundle)模式的將產品內建在個人電腦裡。馬文娟指出,當時趨勢啟動代號為「阿里巴巴」的計畫,與國內外的PC大廠合作,如:日本的NEC、富士和SONY;台灣的宏碁、華碩、聯強和倫飛等,讓客戶購買品牌電腦時,也可以擁有趨勢的防毒軟體,滿足客資訊安全的需求,並藉此快速打響產品的品牌。
搭著品牌電腦的通路順風車,趨勢順利地敲開進軍國際市場的大門。馬文娟表示,「阿里巴巴」從亞洲推出,一路隨著公司的國際拓點計畫走,結果PC-cillin防毒產品不但一炮而紅,合作廠商也因為產品具備差異性而熱銷,吸引更多的策略伙伴,導致最後「很多人只知道PC-cillin,而不知道趨勢科技(Trend Micro)。」
「這是多數企業品牌經營必經的過程。」馬文娟指出,成功品牌的背後至少都有一個旗艦產品做支撐,透過這個產品與客戶溝通,取得認同之後,才能體現企業的品牌價值。但無論透過什麼方式與客戶溝通,千萬不可以「放棄」自己的品牌。
馬文娟指出,過去趨勢無論採用何種銷售模式,都會盡力露出自己的產品品牌或企業品牌,即使在搭售的合作案中,也會希望以共同品牌(co-brand)的方式呈現。以早期提供微軟hotmail線上掃毒服務的案子為例,當hotmail的使用者開啟電子郵件的附件時,會清楚地看到檔案是經過趨勢的PC-cillin來偵測是否有病毒,然後才會進行下載。現在同樣的服務,趨勢也和Yahoo台灣和中華電信等合作。
經營品牌,企業一定要持續擁有品牌。馬文娟指出,過去很多企業為了衝業績或為了搶進市場,會先策略性的「放棄」品牌,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。
要重新讓客戶認識、甚至認同一個新品牌,需要持續不斷溝通。馬文娟指出,過去趨勢品牌的行銷重點都專注於怎樣讓使用者認識趨勢科技,透過一些創新性的活動讓客戶可以更瞭解趨勢的產品、願景、企業文化甚至品牌精神,讓使用者在進行購買決策時,可以將趨勢科技的產品列入考慮,並進而願意掏錢購買趨勢的產品。因此,她提醒,企業在制訂品牌策略時,要以永續發展為原則,不要只顧及眼前的利益。
(相關資訊請上:品牌台灣網站brandingtaiwan.org)
本專欄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、外貿協會與經濟日報共同策劃,每逢周二刊出。
- Oct 20 Tue 2009 09:10
品牌學院/趨勢搭售搶市.堅持品牌策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