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經濟日報╱曾漢壽】 

一般人常將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相提並論,並將此兩者混為一談,事實上,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不同的,但其關係密切。

好的企業文化有助於建立好的品牌文化,以及促進品牌形象的提升。可口可樂、微軟等優質的企業文化,有助於品牌在塑造品牌形象過程中,發揮很大的作用。

企業文化或品牌文化都是屬於「文化」的表現形式,都與文化有深厚的淵源。

品牌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不同,品牌文化表現於企業外在的宣傳推廣與整合優勢,將企業品牌理念有效傳達給消費者,進而攻占消費者的心。

品牌文化的特徵除了精神內涵,還有整合行銷規畫、促銷活動、廣告宣傳以及客戶關係等,讓消費者能感受到品牌的精神、個性和文化內涵。

品牌文化是聯結消費者心理需求與企業的一個平台,目的在使消費者購買公司產品或服務時,在心理和情感上產生歸屬感,同時形成對品牌強烈的忠誠度,例如想到Mcdonald's,腦海中就會浮現,麥當勞叔叔的影像、金黃造型的拱門、"Im lov'in it"宣傳語以及乾淨舒爽的用餐環境,它所代表的是迅速、乾淨、舒適、充滿熱力的美國文化,這就是麥當勞品牌文化的體現。

同樣是速食產業,KFC的品牌內涵與麥當勞稍有不同,KFC的電視廣告,肯德基爺爺已在西裝上套上圍裙,宣傳標語從「這不是肯德基」變成「吃肯德基少不了你」的溫馨訴求,強調的是對產品和生活的關懷,這就是肯德基品牌文化的體現。麥當勞和肯德基代表的是美國的速食文化。

可口可樂將美國人的精神、生活方式融入了品牌文化,具百年歷史的可口可樂,其品牌文化是動感激情、饒富個性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代表的是美國的可樂文化;這些都是基於對品牌文化的認同,讓可樂與速食獲得品牌持久的生命力。

美國人身處異國時,看到麥當勞會情不自禁地想去用餐,原因不是口味特別適合他們,而是沉潛在內心的思鄉情愁,一種倍感親切、文化認同的流露,潛意識中認為麥當勞就是美國文化的象徵,自然會產生消費的慾望。

提到SONY,讓人聯想到它代表的是日本生生不息、不斷創新的品牌文化;提到ADIDAS,讓人想起它代表的是──歐洲悠久的足球文化及嚴謹的德國文化;提到華碩,讓人想起它的品牌精神「華碩品質、堅如磐石」的品牌文化,這與企業文化的內涵是一致的。

P&G的企業宗旨是「生產和提供世界一流產品,美化消費者的生活」但P&G並不在品牌傳播中傳達這些訊息。

可口可樂的品牌宣傳,只向消費者傳達品牌形象及品牌文化,很少觸及公司的企業文化,因為經由品牌來承載豐富的企業文化內涵,不是一項明智的做法。

一般來說,消費者只關心企業的產品能否帶來好的體驗,能否從品牌產品中獲得內心渴望的功能或精神的滿足,至於公司的企業文化內涵,並非消費者想瞭解或想關心的重點。

(作者是外貿協會行銷專案處副處長,相關資訊請上:品牌台灣網站brandingtaiwan.org)

本專欄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、外貿協會與經濟日報共同策劃,每逢周二刊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物品牌演藝 的頭像
    大物品牌演藝

    大物品牌演藝有限公司

    大物品牌演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